【引子】
土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体现一个地域的特点,土地利用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时空演变动态的过程。土地利用功能与土地利用存在着密切关系,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土地利用功能转变。随着时间的发展,土地利用功能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是乡村转型发展的缩影,也是城郊乡村升级转型研究的重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探究城郊乡村土地利用功能演变过程,是深入理解城郊乡村转型和人地系统耦合协调的演变机理关键所在。
以贵州省为中心的西南岩溶山地区,城郊乡村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岩溶山地地区城郊土地利用功能由传统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复合化转化。那么,这些地区乡村的人地关系如何?土地利用功能结构和格局怎么演变?土地利用功能演变趋势是什么样?土地利用功能否存在转型?这些都是深入理解乡村转型的重要问题。
本期推送的研究成果,基于《GB/T2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乡村振兴发展相衔接为切入点,选取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村为研究区,研究其土地利用功能阶段特征、功能结构、空间格局及演变的驱动机制,提出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期为类似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该作者团队的研究成果已被《地理科学进展》录用。
【成果作者】
张涵,李阳兵*
【成果名称】
城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以惠水县乡村旅游度假区好花红村为例
【成果简介】
本文以贵州省惠水县乡村旅游度假区——好花红村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以2006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鉴土地利用多功能、乡村多功能、农业多功能相关内涵、分类标准等,根据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进行功能分类,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构建5个一级类的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要度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功能数量结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阶段变化规律,探讨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机制,提出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期为相类似的城郊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研究发现:①好花红村土地利用功能受土地利用形态的影响,由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转变为复合型观光休闲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效益,土地利用功能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化特征。②研究区不同演变阶段的演变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经历了单一农业生产功能阶段、多元功能转型过渡阶段、多功能复合转型阶段,土地利用功能演变有以农为主,乡村旅游为辅、农旅结合,农业逐步退缩、以乡村旅游为主,整体转型3种模式。③自然条件是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基础,经营主体变化是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内在动力,区域发展政策是驱动土地利用功能多元化的根本动力,旅游市场“规模化”需求是驱动乡村功能和土地利用功能转化的重要推动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土地利用功能演变。
【成果图表】
图1 研究区概况
图2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图3 好花红村土地利用演化图谱
图4 耕地转各地类的空间格局图
图5 住宅用地转各地类的空间格局图
图6 2006—2019年好花红村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格局
图7 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阶段
图8 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模式图
图9 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驱动机制
【项目资助】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岩溶山地乡村坝子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识别及其时空演化与机理研究—以贵州为例”(41661020)、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号)项目资助。
【期刊简介】
《地理科学进展》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刊。期刊(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6.697,综合影响因子4.309。
【第一作者简介】
张涵(1996- ),女,贵州剑河人,中共党员,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2019级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获者。参与导师多项科研课题,曾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19研自然人文生态党支部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南地区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目前在研期间取得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下:
[1] 张涵, 李阳兵*. 城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以惠水县乡村旅游度假区好花红村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20,录用待刊. (CSSCI / CSCD)
【通讯作者简介】
李阳兵(1968- ),男,重庆潼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近期主要从事岩溶山地人地关系与景观生态变迁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乡村振兴背景下岩溶山地坡耕地利用转型时空过程与机制(42061035)、岩溶山地乡村坝子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识别及其时空演化与机理研究—以贵州为例(41661020)、丛洼地区乡村聚落变迁及其生态效应-以贵州为例(4126104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省基金等10余项,参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等多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合编面向21世纪教材1部;获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奖3项;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贵州省青年科技奖”,2012年“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中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来源: 研究生与科研管理科
编辑: 罗为维
责编: 熊 勇
审核: 赵翠薇